中国家居日报网 > 新闻 > 国内新闻 > >

班兰家具楼兰沙发:探秘一件家具背后的中国智造哲学

2025-04-11 10:52中国家居日报 编辑:樱雪 分享

      在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家具产业的今天,“快”与“量”似乎成为行业的主旋律。当越来越多的产品将“不可见处”草草处理时,班兰设计团队却始终秉持“表里如一”的价值观,兼顾美学与功能,致力于带给更多用户有中国文化风骨的现代家具。

      颠覆传统:让不可见处也可见美

      楼兰沙发“竖琴结构”的诞生,源于设计师韩轶对“弹性功能层”的重新思考。

      用华丽面料掩盖内部结构的粗陋,或许是传统沙发行业心照不宣的一个“潜规则”——传统沙发弹性功能层大多采用松紧带或固定弹簧,且被面料层层包裹,难以窥见全貌。而班兰首席设计师韩轶希望楼兰沙发的弹性功能层不仅可见,更要具备结构美感。于是,“竖琴结构”构想应运而生,其采用明装定制高性能弹簧索,如琴弦般精密排布,单根独立承托却形成整体张力,既满足支撑需求,又赋予沙发内在结构韵律。

      然而,沙发坐面支撑系统中的弹簧和绷带作为易耗件,长期使用后易因材料疲劳导致回弹性能下降,破坏坐感舒适性。在家庭实际使用场景中,不同家庭成员因体重差异,会使得不同承压区损耗不一,进而导致沙发坐感失衡。

      如何在保障结构美感的同时,确保长期使用性能?班兰设计师经过长时间构想与试验,提出了“可替换式弹性单元”的概念,将弹性功能层模块化。每根弹簧通过挂钩与金属框架相连,单根可承重25公斤且能够独立更换。当某个位置因长期使用坐感不均时,只需更换相应位置的弹簧索,坐感便能恢复如初。

      极致匠心:毫厘之间的持久战

      “竖琴结构”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。弹簧间距的毫厘之差就会颠覆整体力学表现;拉伸系数的微妙调整需要反复推倒重来;就连看似简单的弹簧端头连接部件,也要历经数十版的设计迭代。一个有趣的细节是,弹簧端头的红黑配色并非随意为之,而是设计师受轮胎上红色卡钳的启发,赋予原本纯黑、为静音与耐用而设计的弹簧端头亮眼的红色,使其成为楼兰沙发兼具功能与美感的独特符号。

      楼兰沙发的“竖琴结构”,让每一次落座、起身都成为无声的弹奏,既是技术对传统的颠覆,亦是对长久陪伴的浪漫诠释。而除了这一核心亮点,楼兰沙发在整体工艺上也处处彰显着班兰的匠心。

      用户思维:定义可持续家居新范式

      在骨架方面,楼兰沙发打破传统局限,以全金属框架为骨,扶手、靠背、底部一体强韧,承重力远超木质结构。纤薄的轮廓下,是堪比建筑钢梁的坚韧,如同建筑里的钢筋,沉默却支撑起所有柔软。

      在可拆卸设计上,楼兰沙发的靠背、扶手和坐垫都可拆卸,内部结构一览无遗。表覆皮布通过隐蔽的魔术贴固定或卡扣开合,让日常清洁与空间重组都变得轻松自如。

      在材质选择上,楼兰沙发采用意大利DANI顶级真皮覆盖靠背和扶手底部,与可见面同源同质,纹理细腻,特殊鞣制工艺让皮革随时间愈发柔软贴合。闭上眼睛触摸,甚至难以分辨“展示面”与“隐藏面”。班兰这种“表里如一”的坦诚,正在改写高端家居的价值评估体系。  

      当消费市场还在争论颜值与功能孰重时,班兰用楼兰沙发给出了东方答案:匠心从不是非此即彼的取舍,而是让每个结构件都闪耀智慧光芒。楼兰沙发的“表里如一”,亦是一个民族品牌对“中国制造”的匠心诠释。

责任编辑:李锐
暂无任何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