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:南通市人社局领导及工作人员迎接载誉归来的亚振选手团队



王亚兵:技能自信、实现价值
本次比赛木工项目要求在15小时内完成一个广州塔和底座的制作,工艺结构为纯榫卯,现场需要使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木工设备,而这些设备是王亚兵之前没用过的。为此,他在集训中反复练习了十几个作品,最终凭借超群的速度和完美的作品,夺得木工(国赛精选项目)金牌。“做到老,学到老。”王亚兵说,通过比赛,在生产工艺和制作时间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自我要求。
始于17岁的木工之路,王亚兵已经坚持了十七个年头,2003年王亚兵进入亚振成为职业木工技师,在这个能工巧匠集结的大家庭中,他的技艺得到了快速提升,从2017年至今,他多次代表企业参加江苏省乡土人才大赛、技能状元大赛等职业技能赛事并屡创佳绩,企业的培养、价值的实现、社会的认可,更加坚定了王亚兵继续从事木工职业的信心和决心,他说,自己会努力将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。

胡洋:磨炼与洗礼 成就更好自己
21岁的胡洋大学毕业后,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,经过层层筛选入职亚振,并在世赛实训基地进行训练。他在学校主修的专业是家具设计与制作,在训练时不断学习木工的操作,从最基本的基本功锯刨凿开启,不断地磨练把理论和实操结合在一起。在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中,他获得木工项目江苏省第一名,并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,此次国赛的收获,是对于他勤学苦练的再一次肯定,正如他自己所说,“技艺之路,不仅是对技能更高的要求,也是对精神磨炼和洗礼,只有不断钻研,才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”。
袁海骏:技艺是青春的另一种精彩
人生没有范式,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,只有兴趣和执着的追求才可以让我们在逐梦之路上执着前行。与同龄人相比,刚刚年满18周岁的袁海骏对于家具制作技艺有着本来的天赋,2018年他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加入“亚振班”随后结缘世赛。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赛中,袁海骏就已斩获头名、小荷才露。“这样的成绩,凭借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,更离不开企业的培养和团队的齐心协力艰苦付出”,这个腼腆的孩子说,“技艺,让我的青春活出了另外一种精彩”。
民族自强 使命担当
我国连续在第44届、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位列金牌榜、奖牌榜、团体总分第一,此外还成功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。中国技能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愈发抢眼。行行出状元!成才道路不止一条!本次大赛已经画上圆满句号,但技能人才培养任重道远。当今世界,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、劳动者素质的竞争。面对‘十四五’蓝图和重任,必须大力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,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,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。
自2016年首次结缘世界技能大赛起,亚振即成立世赛集训队,并积极承办世赛省级选拔赛等重要职业技能赛事,集企业与社会之力,着力培养优秀技能选手,树立职业技能人才榜样,在为企业为社会输送高水平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同时,也在为大国技艺的传承、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再度崛起和辉煌贡献力量!
培养技能型人才,做出高品质、有温度、有文化的匠心产品,是企业对用户、对社会的庄严承诺!
将传统技艺传承创新,使匠心与文化融入新时期的产业转型升级与行业发展中来,是品牌为民族自强的使命!